我的自述
今天我半岁
·林 新·
妈妈的话
当我第一次抱起他--我心爱的小宝贝,感觉就好象是托着一团火热的太阳,四处都洋溢着快乐的阳光。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,我感谢上苍,也感谢阳光和风雨,它们把我的生命和智慧延续给了一个新新活活的小东西。我也从来没有象那天那样庆幸自己是个女人,能够在创造生命的过程中去感受艰难与幸福。
宝贝,妈妈祝福你,祝你健康快乐!祝你走好漫漫长路中的每一段……
降生篇
2001年4月25日清晨7点刚过,我莫名其妙地被一双大手抓住,离开了生活了10个月的大房间--那是妈妈温暖又柔软的身体。我大哭一声,接着便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很刺眼的亮……
“您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孩!”迷蒙中我象是听到有声音在祝贺妈妈。后来听妈妈说,我的生命就是从那一刻,在太平洋岸边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的一家教会医院里开始的。她还说她为那一刻而感动,而骄傲!哦,原来这就是诞生!
命名篇
5月7日,我有了一个名字--与衡。妈妈说,我出生的那天,窗外飘着欢快的雨花,所以爸爸妈妈决定在我的名字里用一个“雨”字。可后来又选了这个同音的“与”,大概是觉得用一个虚词在名字里挺有趣吧。至于“衡”字,是因为爸爸妈妈都是学光学的,他们认为在光的世界里存在有许多奇妙而完美的平衡,并且希望这份珍贵的平衡也能伴随于我。
你看,大人们总是这么自以为是,什么都得由他们来安排。可是我表达的意愿又没有谁能够听懂,上帝就是这样把控制所有的机会都留给了成年人。
不过妈妈爸爸并不常叫我“与衡”。他们叫我“阿咕”或“咕咕”。尤其是妈妈,更是即兴发挥,乱叫一气。我穿小兔衣服时,她叫我“兔咕”;穿小花衣服时,叫我“花咕”;淘气时,我是“坏咕”;听话时,我是“乖咕”。还有“熊咕”、“米咕”,数不清的“咕”。听妈妈说,“阿咕”是我除了哭喊以外,发出的第一个象样的音节。
亲情与成长篇
在我出生的前一个月,我把妈妈的身体变得很沉重,让她感到行动非常不方便,她不得不辞掉了她喜爱的工作,还把远在故国的外公外婆叫了来帮忙。
我出生后5天,妈妈爸爸和外婆外公高高兴兴地带我去了一个新的地方。我看到那里放着一张漂亮的小木床,上面还飘着一只热带鱼形状的海蓝色气球。周围是童话世界里的小熊、小兔和米老鼠。妈妈说这个地方就叫做“家”。家里住着的是将要培育我成长的人们,他们就叫做“亲人”。
在最初的两个月中,外婆的怀抱,曾是我感觉最温暖舒适的地方。外婆走后,我才感到妈妈柔软的怀抱里也装满了对我温馨的关爱。我喜欢妈妈亲吻我的脸颊和额头。也常把手和脚伸到妈妈的嘴里,然后我再舔去妈妈留在上面的那些香香甜甜的唾液。
再后来爸爸宽旷的怀抱也成了我快乐安全的港湾。爸爸每天都要脱掉我的衣服,用大毛巾裹着我去一个有很多水的地方。爸爸说这是去“洗澡”。我有时会大哭大闹,有时也会高高兴兴地玩水。爸爸和我单独在一起的时候,常用一种叫做“粤语”的语言跟我嘟嘟囔囔,他还会把我举到很高很高的地方去抓东西。
在这个家中,我沐浴着快乐的亲情,一天天地长大--我的脖子坚硬了,我会笑出声了,我能翻身了,我会坐了,会爬到很远的地方去拿我想要的东西……妈妈说,我还将会站,会走,会跑,会说话,会唱歌,会懂得什么是对错,会这世上所有的一切。
玩闹篇
妈妈常把一个绿色的塑料篮筐塞给我,里面装得是专给我们小孩子玩的叫做“玩具”的东西。无非是些五颜六色,能响会动的小玩艺。不过我对这些玩具不感兴趣。只是随便抓了来咬两口。我更喜欢自己去搜索,并发现那些真正好玩的东西。我举几个例子,相信你会与我有同感。
1、照相机和摄像机。妈妈拿着它们,对着我一阵乱按。我的行动、表情就被记录下来。有时妈妈还把它们与一台叫做“计算机”的东西联在一起,我就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屏幕上。在计算机上,妈妈会把我放大缩小,变亮变暗,变彩色,变黑白。妈妈说这叫“画像处理”。这么好玩的东西谁不想抓了来按两下,可每次妈妈只让我轻轻地摸一摸。
2、镜子。镜子很奇妙,它总跟我学,而且学得一模一样。我哭它哭,我笑它笑,完全是实时的。通过镜子,我还可以看到我身后的东西。妈妈告诉我这叫做“共轭成象”,是光学中的一种对称平衡。听上去好象挺有学问。妈妈倒是经常抱我去看大镜子。可我觉得这样太被动。不如我自己拿一面小镜子来玩。遗憾的是在我对它实行了一通胡乱拆卸后,妈妈把它拿到了一个我没法拿的地方。
3、所有电器的电源线、连接线、开关等。这些东西混混沌沌地缠绕在一起,不分彼此,一片混乱,又细又长,既好抓,又好咬,正合我意。一有机会,我一定迅速抓来,匆匆咬上几口。然后就被妈妈一把夺走了。我看得出这时的妈妈,对我好象还有几分歉意。其实我根本就不在乎。一转方向,我又冲向下一个目标。
4、妈妈穿着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的花格布拖鞋。妈妈可以绕过一切障碍,行走自如,而我却不能,肯定是因为妈妈的这双鞋里有机关。而且她神神秘秘,不许我碰,必定有鬼。有好几次,我发现目标后,都趁她不备,兴致勃勃地冲将过去,抓起来咬住,试着做一番探索。可最终都被她发现后抢走,不知藏到哪去了。
5、装碎纸片的塑料小桶,里面通常放着供更换用的塑料袋。我抓起它,先将其中的杂物通通倒出,很解气的感觉。然后再去抓那只塑料袋,哗哗的响声,悠扬悦耳。手感也恰到好处。妈妈发现后,就会立即从我的手上抢走塑料袋。且全不顾我的感觉,把我倒出的杂物又通通装将回去。然后把小桶放到一个我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。
6、扇子。这不是一把普通的扇子。上面印有两女一男,男的手持一把手枪。三个人表情神秘,衣着夺目,置身于一团熊熊的烈焰之中。酷得很。妈妈说他们是“影星”。我很喜欢这把扇子,看也看不够。开始妈妈让我拿在手里玩,可有一天,我把扇子的把几乎塞到了喉咙里。妈妈就把它放得高高的,只许我看,不许我玩了。
7、书刊和纸张。不要以为我是神童,有什么惊人之举。我不是要读写,而是要撕!我撕的第一样东西是一张彩色的报纸。那时我3个多月。后来我还撕过妈妈的“应用物理”、“光学工程”等杂志,撕过家里的电话本,打印纸等等。撕东西时稀里哗啦的,感觉回肠荡气,非常过瘾。但有时我撕了妈妈认为不该撕的东西,她会生气地告诉我“下次不可以”。
以上这些,好象大多是以我的失败而告终。但我不会就此罢休,我会按我的方式继续玩将下去。我相信总有一天,妈妈会让我痛痛快快地过把瘾。
友情与欢笑篇
我出生以后,妈妈爸爸得到了很多不同方式的祝贺。有电话,EMAIL,更多的是我的衣服、用品、玩具、贺岁钱等。还有妈妈研究所里寄来的大邮包。我觉得很好玩,也很奇怪。我不懂,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妈妈说得亲人以外,还会有别人也在关心和帮助我。
妈妈告诉我,这些关心我的人是“朋友”,这种表示的方式就叫做“友情”。友情也象亲情一样,是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。我以后也要学会去喜欢这世上所有的人。
9月4日,那是我刚满4个月不久的一天,爸爸送我去了一个叫做“保育园”的地方。在那里我第一次朦胧地感受到了妈妈所说的友情。我是园里年龄最小的,每当我大声哭喊的时候,小朋友们就会立即围将过来,逗我,还对我喊一些我听不懂的话。但我能猜到他们是在关心我。我对他们说“谢谢”。可他们谁也不明白。我只好把心中的谢意汇成一脸灿烂的笑……那天老师给我的评语是:“笑容真是很可爱”。
自从我学会了笑,感觉真是很过瘾。我对妈妈爸爸欢笑,对客人们欢笑,对路上匆匆的行人们欢笑,对太阳和云朵欢笑,对明月和彩霞欢笑,对花草和动物欢笑……
尾声
妈妈告诉我今天是10月25日,我半岁了。她和爸爸祝福我!远在中国的外公外婆、姨姨表哥、爷爷奶奶也祝福我!我快乐地手忙脚乱,笑成一团。
这个世界真好,世上的人也真好,太阳云雨、绿树鲜花、飞禽走兽都好。我们共有一个叫做“宇宙”的家。我们相依为伴,分享着美好的亲情和友谊。
我还在一天天地长大,一点点地学习……
□ 寄自美国
|